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健康笔记
首页 > 肾病 > 正文

“糖友”:警惕糖尿病肾病在逼近

2011-04-11 05:11:0039健康网社区
栏目关注:
核心提示:众所周知,糖尿病已成为21世纪的流行病。2006年“世界糖尿病日”将主题定为:“糖尿病会损害你的肾脏,立即行动——预防糖尿病肾病”。四年后的“世界肾脏日”,世界卫生组织和国际肾脏病学会再次将目光投向糖尿病肾病

  众所周知,糖尿病已成为21世纪的流病。2006年“世界糖尿病日”将主题定为:“糖尿病会损害你的肾脏,立即行动——预防糖尿病肾病”。四年的“世界肾脏日”,世界卫生组织和国际肾脏病学会再次将目光投向糖尿病肾病,发出了“糖尿病肾病:现在不行动,将来付代价!”的警示,期望从肾病科医师的角度,再次唤起全世界的关注。

  然而,对于糖尿病肾病,即使在欧美和日本等发达国家仍存在着严重的认识不足,甚至还存在很多误解。在此,遴选出一些对糖尿病肾病的认识误区,以期通过了解糖尿病肾病的相关知识,最大限度地降低其对人们健康的危害。

  误区1糖尿病肾病是得了糖尿病多年后才会出现的并发症

  糖尿病肾病可以在疾病早期出现,且可以早期诊断和治疗。从其发病特点来看,糖尿病肾病主要是高血糖引起肾脏微血管损伤所致。此时,疾病尚未完全累及大血管,因此患者可能没有任何症状。但到肾脏专科就诊,医生会告诉有的患者有“微量白蛋白尿”。由于这些蛋白的分子量比较小,尿常规检测往往不能发现。此时患者如果没有及时诊治,疾病继续发展将累及肾脏及全身中大血管,临床上也可出现浮肿、沫尿甚至肾功能不全等表现。此时,疾病虽仍可医治,但已经错失治疗最佳时机。因此,在糖尿病早期进行糖尿病肾病筛查,检测尿液微量白蛋白,对延缓疾病进展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为上海瑞金医院肾内科陈楠陈永熙)

  误区2只要肾功能正常就不会得糖尿病肾病

  糖尿病肾病的可怕之处在于,它是在“不知不觉”中侵蚀着您的肾脏。糖尿病肾病有一个漫长的病程,一般分为五期:一期和二期没有任何症状,常规的血、尿检查也正常,只是有一些肾脏病理的改变。如果此时能控制好血糖便可长期稳定甚至可逆。三期是早期糖尿病肾病期,同样也没有任何症状,常规尿检正常,但已有微量白蛋白尿。此时应用合适的降压药物,缓解肾小球内的“三高”,可以减少蛋白尿的排出,甚至阻止病变的进展。四期是临床糖尿病肾病期。此时尿常规检查已经可以发现蛋白尿,甚至是大量蛋白尿,患者可全身水肿。此时应采用综合治疗措施,全面控制糖尿病肾病的进展,否则肾功能会进行性恶化,直至进入五期,也就是终末肾衰竭期,出现尿毒症症状,需要透析或肾移植

  为此提醒糖尿病患者,在控制血糖的同时,一定要定期体检,尤其是要重视尿液检查。

  (作者为上海长征医院肾内科汤晓静梅长林)

  误区3糖尿病肾病只要控制血糖就行了

  尽管控制血糖被公认为是预防和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第一道防线。然而,糖尿病引起肾脏病的原因和机制还有很多,控制以下环节同样至关重要。

  首先,控制高血压尤其是肾脏内的高血压。在糖尿病早期肾脏内血压就可以升高,主要体现在肾小球高血压,此时全身的血压可以完全正常。肾脏内血压升高使得肾脏承受了更高的工作负荷,受到损伤,进而出现蛋白尿,形成糖尿病肾病。所以糖尿病肾病的治疗还要应用降压药,尤其是有效地降低肾小球内的血压。在没有全身血压升高,而仅有蛋白尿包括微量白蛋白尿时,就应该使用一些特殊的降压药,以减轻肾小球的工作负荷,降低蛋白尿,保护肾功能。

  第二、糖尿病患者还常常存在高脂血症高尿酸血症和肥胖等代谢异常,应该积极控制和治疗。

  第三、糖尿病尤其是出现了糖尿病肾病后,患者的血液往往很容易发生凝固,出现血管内凝血,如肾脏动脉静脉血栓形成心绞痛心肌梗死脑血栓形成等。因此,还必须重视抗凝治疗,包括口服和静脉用药。

  当然,适当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减少感冒,避免使用肾毒性药物,保持科学的食、良好的生活习惯也不可忽视。

  (作者为上海中山医院肾内科钟一红丁小强)

  误区4少吃豆制品就可以预防糖尿病肾病

  大量研究证明,低蛋白饮食十分有利于糖尿病肾病的控制。但是,其关键在于控制摄入蛋白的总量,而不是单纯严格限制豆制品的摄入。我们提倡优质蛋白(较好的动物蛋白)饮食为主,但不反对适当摄入植物蛋白(包括豆制品,其同样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矿物质维生素和纤维素,不含胆固醇),其前提是蛋白总量需要有效控制,优质蛋白至少占50%以上。

  与此同时,还必须保证足够的能量。平时吃的淀粉类食品,如大米和小麦是提供能量的“主力军”。但这两者都有一定比例的植物蛋白,如果再吃肉类,蛋白总量很容易超标。既经济又有效的方法是:用去蛋白的麦淀粉来代替一般的大米和小麦作主食,这样可以适当增加肉类等优质蛋白的摄入,又可以满足每天热量的需要。

  (作者为上海华山医院肾内科李海明顾勇)

  误区5糖尿病肾病是降糖药吃出来或胰岛素打出来的

  对于长期服用降糖药或打岛素,不少病人顾虑重重,生怕使用降糖药会伤及肾脏,甚至认为糖尿病肾病就是这些药物引起的。其实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本身的发展过程。如果因畏惧药物伤肾而置长期的高血糖状态不顾,那就会适得其反。因为,导致糖尿病肾病的最大元凶其实是高血糖,而稳定血糖是治疗糖尿病肾病的前提和关键。

  长期不控制高血糖极易引起肾脏改变,而持续损伤肾脏的结构与功能最终发展为尿毒症。因此严格控制血糖是防治糖尿病肾病的关键。为预防糖尿病肾病的发生或逆转早期肾脏病变,建议尽早强化血糖控制,糖化血红蛋白目标值控制在<7%。值得注意的是,当患者肾功能减退时,推荐使用胰岛素降糖。同时由于肾脏对降糖药物的代谢及排泄减少,较易发生低血糖,要注意监测血糖水平。

  (作者为上海仁济医院肾内科周文彦倪兆慧)

  误区6糖尿病肾病没有特效药,治不治疗都会变成尿毒症的

  糖尿病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并发症,尤其是慢性并发症。说起糖尿病肾病,很多人认为治不治疗都会变成尿毒症。事实上,若能早期预防、早期就诊、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是可以阻止和调慢糖尿病肾病走向尿毒症的时钟的。

  糖尿病患者从确诊的第一天起,就应该同时就诊于内分泌科和肾病科,定期进行尿微量白蛋白的筛查。如初次筛查未见异常,建议每半年进行一次复查。

  在积极控制血糖的同时,严格控制高血压。血压升高或原有的高血压均会导致或加速肾脏病变的进展。同时,注意蛋白质的摄入,以优质动物蛋白为主。不要摄入太多的盐,推荐食用植物油,减少肾脏负担。

  糖尿病患者的肾脏比常人的肾脏更容易受到各种外来因素的损害,譬如药物、感染、接受手术、各种造影剂的检查等。如有以上情况,应至肾病科门诊接受咨询和建议。(作者为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肾内科周益袁伟杰)

  误区7糖尿病肾病尽可能晚透析

  老严是一位有20多年“糖”龄的“老糖友”,近3年持续蛋白尿,现在血清肌酐已达500μmol/L左右,经常出现血压失控、恶心呕吐。医生劝他早点接受透析治疗,但老严一直不能接受,说是透析就如同吸毒,一旦“透上了”,不但终身依赖,而且距离生命的终点就不远了。那么,糖尿病肾病患者究竟该如何选择透析的时机呢?答案很明确——宜早不宜迟!

  对于一般的尿毒症患者来说,肌酐清除率到了10~15ml/min就应该采取替代治疗了,而糖尿病肾病患者透析的介入需要更早,一般在肌酐清除率到了15~20ml/min的时候,透析指征就具备了。如果患者出现了明显的胃肠道症状、难以控制的高血压或者经常出现显著的心衰症状,则透析可以提前而不必过分考虑肌酐清除率。糖尿病肾病患者往往同时伴有其他糖尿病慢性并发症,所以尿毒症症状在他们身上的表现往往比其他患者要早而且严重,而透析(不管是血液透析或腹膜透析)能清除毒素,减轻症状,显著改善代谢异常,还可以减少短期内死于心血管并发症的风险。目前已有的医学研究证实,早透析比晚透析的生存时间要长。

(实习编辑:李杏)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袁伟杰主任医师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  肾内科

袁伟杰,男,主任医师,教授,肾内科主任,博士生导师,1961年生,重庆籍,1985年毕业于第二军医大学军医系,现为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肾内科主任,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近25年来主要从事肾脏病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善长于急、慢性肾功能衰竭的血液净化治疗、非透析治疗,以及残余肾功能的保护,并主要从事肾脏病营养治疗的基础与临床研究。

健康资讯推荐
特别策划
热门问答更多
推荐医院更多
举报/反馈
链接地址:*
举报内容问题:*请选择举报类型
原创文章链接:
其他理由:
更多问题及建议: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