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健康笔记

警惕!药物伤肾会致命

2011-03-18 01:41:0039健康网社区
栏目关注:
核心提示:能引起肾损伤的药物不仅包括减肥药、止痛药、感冒药等,很多抗生素、降压药以及中药,都可能损害肾脏,严重时危及生命。

  药量、个体差异是药物副作用的最大因素,完全避免药物的副作用是不可能的,但却可以从正确购药、服药、早期发现症状等方面努力,最大限度地去降低这种风险。

  注意症状及早发现损伤

  此外,维生素D可以影响代谢,容易引起肾脏钙化;利尿剂、脱水剂,由于能降低有效血容量,导致肾脏缺血、缺而损害肾,所以这些药物同样建议不要过多服用。

  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肾内科主任对《生命时报》记者说,能引起肾损伤的药物不仅包括减肥药、止痛药、感冒药等,很多抗生素、降压药以及中药,都可能损害肾脏,严重时危及生命。几年前,龙胆泻肝丸也曾“闯下大祸”,因为其中含有关木通,导致很多服药者发生肾脏损害。近三年,已经改用通草等中药替代关木通,减少了肾损害的发生。

  还有一些药物会引起梗阻性肾损伤,如磺胺类药物会使尿液中出现结晶,堵塞输尿管;造影剂可使肾小管分泌的蛋白形成“管型”,阻塞肾小管;抗凝剂则易引起出血,然后形成血块堵塞肾脏的管道。

  从理论上说,药物对肾脏的伤害大概可以分为5种,即直接毒性作用、免疫反应、梗阻性肾损害、肾外损害,以及因血流动力学改变造成的损伤。其中,直接毒性作用和免疫反应最为常见。

  直接毒性作用,顾名思义就是药物可以引起肾脏组织最直接的损伤,甚至坏死。比如非甾体类消炎药(阿司匹林、布洛芬等)和氨基糖甙类抗生素(庆大霉素、链霉素等)都是典型的肾毒性药物。这种损伤多与药物毒性的强弱,及用药剂量的大小成正比。

  作为人体重要的排泄器官,肾脏不仅要负责机体代谢产物的排泄,还要承担药物的排泄工作。而且,肾脏的血管数量极多,当药物随血液快速流经肾脏时,就会使肾小球、肾小管等肾组织暴于药物中,从而创造了损伤肾脏的机会。

  “‘在医生指导下用药’,是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但是,从现在患者使用药物的混乱程度上看,我们要再次发出提醒。”卢主任说,患者擅自用药是导致肾损伤很直接的一个原因。因为肾脏是不是已有轻微损害,是不是对头孢类抗生素过敏等问题,都需要通过检查来发现,而患者自己很难做出判断。再者,如果患者在不了解药物副作用的情况下,误将两种具有肾毒性的药物联合使用,也很容易加重肾损害。所以,严格按照医生的指导,定时定量用药才是减少风险的关键。

  所谓免疫反应,也可以解释为人体对药物的过敏反应。只不过,这种过敏并非仅仅是发烧、起红疹那么简单,它可能导致急性间质性肾炎。这种现象通常与剂量无关,而是更多地取决于个人体质的差异。如对青霉素过敏的人,就算只用很少的药,也可能出现损伤。此外,患者服药期间,还要注意监测自己的健康状况,以便及时调整药物种类和剂量,避免更严重的后果发生。例如服药后身上起红疹,或开始发烧说明可能对药物过敏;血尿或尿中沫多,提示肾脏可能已受到损害;排尿习惯改变,如本来一觉睡到醒的年轻人开始频繁起夜,而且尿量增多,也说明肾脏可能已出现了问题。

  肾脏最易暴露于药物中

  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肾内科主任对《生命时报》记者说,能引起肾损伤的药物不仅包括减肥药、止痛药、感冒药等,很多抗生素、降压药以及中药,都可能损害肾脏,严重时危及生命。几年前,龙胆泻肝丸也曾“闯下大祸”,因为其中含有关木通,导致很多服药者发生肾脏损害。近三年,已经改用通草等中药替代关木通,减少了肾损害的发生。

  作为人体重要的排泄器官,肾脏不仅要负责机体代谢产物的排泄,还要承担药物的排泄工作。而且,肾脏的血管数量极多,当药物随血液快速流经肾脏时,就会使肾小球、肾小管等肾组织暴露于药物中,从而创造了损伤肾脏的机会。

  常见的伤肾

  一、滥服伤肾中草药

  近年临床不断发现,服用某些中草药(包括中成药)可引起肾功能损害。会“伤肾”的中草药有:雷公藤、关木通、牵牛子、苍子、罂粟壳、生草乌、使君子、青木香、广防己等。其中,雷公藤导致的肾损害最大,其次,是关木通,关木通伤肾的原因,是含有肾毒性物质马兜铃酸。

  二、滥用镇痛西药

  长期服用或大剂量服用一些消炎镇痛药物,如去痛片、消炎痛、扑热息痛、阿司匹林等,容易引起肾损害。肾损害可表现为:乏力口干燥、食欲不振尿频尿急尿痛,甚至出现血尿和无菌性脓尿,并伴有关节痛等症状。有的直接会引起急性肾炎或肾小球坏死等肾病综合征,重者会导致肾功能衰竭而死亡。

  三、经常憋尿

  有些人因工作忙而长时间憋尿。尿液在膀胱里太久很容易繁殖细菌,细菌会经输尿管逆行到肾,导致尿路感染肾盂肾炎。这类感染一旦反复发作,能引发慢性感染,不易治愈。患者不仅会出现腰酸背痛、尿频尿急等症状,还可能发展成为急性尿毒症

  四、水过少

  如果长时间不喝水,尿量就会减少,尿液中携带的废物和毒素的浓度就会增加。临床常见的肾结石肾积水等都和长时间不喝水密切相关。充分喝水可稀释尿液,保护肾脏,有利于充分排出废物和毒素。

  五、暴饮暴食

  现代人聚餐机会增多,常会吃下过量的“美味”,摄入的食物最终都会产生废物——尿酸及尿素氮等。这些废物大多经过肾脏排出,饮食无度无疑会增加肾脏的负担。

  六、过度喝饮料

  软饮料和运动饮料的过度摄取会间接损伤肾。人体内的酸碱度为7。2,这些饮料普遍为高度酸性,饮用后体内酸碱度明显改变。肾脏是调节人体内酸碱度的主要器官,长期过度摄取软饮料及运动饮料,会给肾脏带来负担,增加肾脏损伤的概率。

  七、吃过于松软的面包

  面包和糕点中有一种食品添加剂溴酸,它能赋予烤制食品所必需的面筋强度及弹性,吃起来口感松软,但过量食用会损害人的中枢神经、血液及肾脏。

  食品添加剂溴酸钾,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已将其列为致癌物质。

  八、饮食太咸

  饮食偏咸,尤其是某些零食盐分含量过高,例如吃炸薯片方便面等会让人不知不觉吸收过量的盐分,导致血压升高,肾脏血液不能维持正常流量,从而诱发肾病。

  九、酒后喝浓

  有的人认为酒后喝浓茶能解酒,其实这非但无效,还会伤肾。茶叶中的茶碱可以较快地影响肾脏而发挥利尿作用,此时酒精尚未来得及再分解便从肾脏排出,使肾脏受到大量乙醇的刺激,从而损伤肾功能。

  提示:肾脏是分泌尿液,排泄废物、毒物的重要器官,能起调节人体电解质浓度、维持酸碱平衡的作用。肾功能受损或逐渐衰退,肾的排泄和调节功效也将会降低。肾功能损害严重时,还会发生尿毒症而危及性命。虽然肾功能随着年龄增大而逐渐衰退,但生活中,有些生活习惯或行为往往也会成为肾功能损害的重要原因。为保护好肾脏,大家对以下“伤肾”因素一定要引起警觉。

(实习编辑:李杏)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中国领先的健康门户网站,中国互联网百强,于2000年3月9日开通,中国历史悠久、规模最大、拥有丰富内容与庞大用户的健康平台。多年来,在健康资讯、名医问答、就医用药信息查询等方面持续领先,引领在线健康信息,月度覆盖超4亿用户。

健康资讯推荐
特别策划
热门问答更多
肾功能不全
  • 氢氯噻嗪片

    1.适用于水肿性疾病排泄体内过多的钠和水,减少细胞外液容量,消除水肿。常见的包括充血性心力衰竭、肝硬化腹水、肾病综合症、急慢性肾炎水肿、慢性肾功能衰竭早期、肾上腺皮质激素和雌激素治疗所致的钠、水潴留; 2.适用于高血压可单独或与其他降压药联合应用,主要用于治疗原发性高血压; 3.适用于中枢性或肾性尿崩症; 4.适用于肾石症主要用于预防含钙盐成分形成的结石。[详细]

    去看看 ¥0.0
  • 骨化三醇胶丸

    1.绝经后骨质疏松;2.慢性肾功能衰竭尤其是接受血液透析病人之肾性骨营养不良症;3.术后甲状旁腺功能低下;4.特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低下;5.假性甲状旁腺功能低下;6.维生素D依赖性佝偻病;7.低血磷性维生素D抵抗型佝偻病等。[详细]

    去看看 ¥55.0
擅长肾功能不全专家更多
  • 蒋红玉深圳市第二中医院

    擅长领域:治疗心脑血管疾病,脉管炎,血栓病,血液病,慢性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慢性结肠炎、肠功能紊乱、肝硬化等消化系统疾病,慢性肾炎,慢性肾功能不全,风湿性关节炎,干燥综合征,慢性荨麻疹,暗疮,糖尿病、甲亢、甲状腺良性肿瘤等内分泌疾病,焦虑、抑郁症及重症失眠等神经功能失调,月经不调、更年期综合征等妇科病,不孕不育症,顽固性咳嗽,小儿消化不良,恶性肿瘤术后与放化疗前后的治疗,以及亚健康状态的调养。

  • 蒋红玉主任医师广州中医药大学深圳固生堂国医馆

    擅长领域:内科常见病和疑难病,尤其在心脑血管疾病、脉管炎,血栓病,再障、血小板增多及减少症、白细胞减少等血液病,慢性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慢性结肠炎、肠功能紊乱、肝硬化等消化系统疾病,慢性肾炎、慢性肾功能不全,风湿性关节炎,干燥综合征,糖尿病、甲亢、甲状腺良性肿瘤等内分泌疾病,焦虑、抑郁症及重症失眠等神经功能失调,月经不调、更年期综合征、内分泌失调、不孕不育症等妇科疾病,顽固性咳嗽,暗疮,小儿消化不良,慢性荨麻疹,以及恶性肿瘤术后放化疗期间的治疗和对人体亚健康状态的调养等方面有独特经验。

  • 章俊主任医师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

    擅长领域:擅长于急进性肾炎等重症及难治性肾病、急/慢性肾功能不全、急/慢性肾盂肾炎、糖尿病肾病、痛风性肾病等涉及肾小管间质性疾病的治疗。擅长于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等风湿免疫疾病的诊治。

推荐医院更多
举报/反馈
链接地址:*
举报内容问题:*请选择举报类型
原创文章链接:
其他理由:
更多问题及建议:
联系方式: